这是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首班从蒙巴萨宣布的列车抵达蒙内铁路内罗毕南站(2017年5月31日摄)。由我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当日建成通车。五年来蒙内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78.5万人次,单日旅客最高发送量打破10000人。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只要汇成大河,奋力地把山劈开,把土划破,才有期望奔向大海"……近期,叙述我国扶贫故事的电视剧《山海情》在多个阿拉伯国家连续播出,我国人民战贫脱贫的坚强毅力和生计才智在阿拉伯国际引发广泛共识。
从影视作品互译互播到治国理政经验沟通,从共赴星斗大海的展开协作到携手迈向复兴的愿望征途,中阿两大文明连续千年相知相惜,命运与共,建立了不同准则、不同文明相向而行、彼此成果的模范,也为人类文明调和共生、容纳互鉴带来启迪。
怎么找到不同文明以及各国人民调和同处之道,是习近平主席一直重视的问题。2022年岁末,习近平主席到会中阿、中海和中沙"三环峰会",编写中阿联系新篇章,推进电缆故障测试仪中阿文明互鉴进入新境地,也为推进构建新式国际联系、构建人类命运一起体奉献力气。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联系学院初次提出推进"建立以协作共赢为中心的新式国际联系",呼吁国际社会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一起体认识。十年风雨兼程,我国一直坚持对话而不对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往来之道。
从中巴、中老、中柬等双方命运一起体结出丰盛果实,到亚太、我国-东盟、我国-中亚、中非、中阿、中拉命运一起体枝繁叶茂,"构建人类命运一起体"成为阐释我国外交政策的关键词,更成为读懂我国与国际共处之道的"暗码"。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