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报告显示,
网民的注意力消散很迅速,一般仅持续24~72个小时。网络配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今天上午发布,报告认为,以熟人关系为代表的关系信任是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主要模式,还未建立起基于职业群体和陌生人的社会信任模式。提高居民安全感有助于增加社会信任,职业公信力是重建社会信任的关键。
本次社会信任的调查中,人们选择最信任的通常是家人,其次是好朋友,同学或同事、教师、自己认识的人和邻居,然后是医生、警察、法官、律师、农民工,接下来是出租车司机、单位领导或老板、专家、保姆、记者、企业家,而政府官员、政府的办事人员、外地人、外国人、宗教信徒、有权的人、中介机构人员,得分依次排在后面。
结果显示,公平感是关系信任的一个重要来源,越是感受到这个社会是公平的,就越信任不同职业的群体,特别是安全感的高低与对政府官员、警察、法官、政府办事人员、专家、教师、律师、医生等职业群体信任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和社会分配机制至关重要。具体来说,规范公职人员行为,优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提升政府官员、警察、法官、政府办事人员等公职人员的法规意识和道德水平,逐步建立公职人员的公信力,是重建社会信任机制的关键。提高教师、律师、医生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职业群体的职业精神,使他们成为支持社会信任体系的中坚力量,使民众能更多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逐步建立公平公正信念,从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念。
在网民社会心态部分,报告透过微博热点事件分析了网民心态。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网民心态整体为冷静客观。网民的注意力易受热点事件调动,往往不经任何预热便使事件的讨论迅速传遍网络,同时,网民的注意力消散也很迅速,一般仅持续24~72个小时,但在严重威胁自身安全的恶性犯罪、食品信息安全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宣泄并期待政府重视和干预。(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于明山 通讯员 潘子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润滑脂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