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9-01 11:20:46
  • 阅读(629)
  • 评论(3)
  •   8月29日,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当天,孩子刚上初中的家长刘女士接到了20多个电话,都是课外辅导班打来推销补习课程的。刘女士生气又不解,"从未给这些补习班留过电话,是谁走漏了我的个人信息?"

      记者造访了解到,孩子入学时,家长们接到教育训练组织电话的状况很遍及,许多家长都有过相似阅历。

      "请问您是某某同学的家长吗?"第一个电话是早上8点多打进来的,这家训练组织的工作人员一上来就说出了孩子的姓名。一天中,不断有电话打进来,手机、座机"轮流轰炸",内容千篇一律,都是各类二手干燥机训练校园和辅导班推销补习课程。刘女士算了算,一天下来,她居然接了20多个电话。这让刘女士觉得奇怪,"这些补习班对孩子的姓名张口就来,还知道我的电话,这些信息是谁给他们的?"

      家长鲁先生也对记者表明,在他的孩子升入小学六年级后,接到的训练组织电话就多了起来,有时真让人招架不住。

      "我有手机帮手,会对一些座机的骚扰电话进行阻拦,可是他们会换手机打,有时就不太好分辩。"鲁先生说,陌生人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一目了然,这种感觉真实不舒服,觉得隐私受到了侵略。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如果这些个人信息被心怀叵测的人使用,可能会形成严峻的结果。

      对此,记者采访了秦皇岛高俊霞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文山。杨文山表明,不经赞同私自走漏个人信息是对隐私权的侵略,民法和刑法都对此有明确规定。

      记者了解到,此前北京有200余万条学生家长信息被倒卖,6人因而被判刑。

      杨文山提示市民,要妥善维护个人信息,不向身份不明的人泄漏个人信息,不回应来历不明的短信,保管好各类证件复印件,上网时也要留意维护个人信息,如遇到个人信息被走漏及不合法损害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应该从源头进行彻查。个人信息是从哪儿走漏的?对走漏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严惩。"采访时家长们表明,期望相关部分可以加强监管。(原题为:《谁走漏了我的个人信息?》)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8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