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12-14 13:47:27
  • 阅读(4300)
  • 评论(15)
  • 余光中配偶

    原标题:余光中“乡音无改”:我说了60年四川话

    本文原载于《华西都市报》2010年9月5日第二版

    2010年9月4日,台湾闻名诗人余光中在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结义楼畅谈诗情与酒兴。已是耄耋之年的余光中先生以诗仙李白为头绪,畅谈中外诗人与酒的不解之缘,也谈到自己与四川的深沉缘分。

    现场

    诗人说故土20分钟写出闻名《乡愁》

    少年年代在重庆上学,好朋友不少是四川人;与闻名诗人流沙河先生是至交;夫人范我存女士年少时也在乐山念书……种种与四川有关的回想,让余光中配偶俩至今的日子拉斯维加斯娱乐平台仍有不少四川痕迹:比方喜爱吃泡菜,比方夫妻俩60多年的对话,满是四川话……

    一首《乡愁》勾起多少中华儿女的思乡之情,余光中先生仅用20分钟便写完了这首妇孺皆知的诗篇。“在这20分钟之前,我的乡愁之情已经有20多年了。”余光中先生说,“这种乡愁纷歧定是地理上的,还和前史、文明有关。”

    “我生在南京,算是南京人;父乡泉州,又算福建人;母亲和妻子的家园是江苏常州的武进,我也算武进人。”余光中说,“少年年代,我是在四川度过的。所以我的故土是哪里还真欠好说。”抗战时期,余光中先生在重庆江北县悦来场度过了中学年代。余光中很牵挂那段日子:“我少年年代的好朋友都是四川人,后来,又同四川诗人流沙河相识,成为至交。”

    余光中同四川的缘分远不止于此。“我喜爱上文学,喜爱上诗词,就是在四川。”余光中先生说。不只如此,余光中先生的夫人范我存女士年少时在乐山念书,在四川的日子成了两位白叟宝贵的回想。

    “在四川时,我们并不知道,回到南京后才见面的。这六十几年,我们两个的对话用的都是四川话。”提到高兴处,余光中先生用四川话摆起了龙门阵:“我们两个说的四川话,加起来比岷江、嘉陵江都长。”

    60年“乡音无改”,余光中配偶俩还保留了不少四川的日子习惯。“吃泡菜,我很喜爱,但吃辣椒就不行了。”余光中笑着说。

    妙语释诗篇“我的新娘就在那头”

    当被观众问到《乡愁》的创造时,余光中先生不只讲起了“20分钟写诗与20年乡愁”的往事,还诵读了其间的诗句——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今日,我的新娘也在现场,就在那头。”余光中先生指着坐在台下的夫人范我存说,登时全场欢声如雷,为二人拍手祝愿。

    气候阴沉,下起了小雨,工作人员为余光中先生撑起了伞。这时他正讲到杜甫的诗《梦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瘦弱,这两句现在已经是成语了。”

    昂首看看伞,余光中先生玩笑道:“现在我也有个冠盖了。”引来我们一片笑声。

    谈到自己的诗《寻李白》时,余光中说,李白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哪里人,我寻到最终,发现李白的家在月亮拉斯维加斯娱乐上。“这下好了,只要UFO才能接李白回家了。”当他朗读《寻李白》的最终几句:“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用惊扰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亮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全场观众都了解了那句“UFO”的含义。

    “我还要阐明一下,流沙河先生说我算术欠好,月亮到地球是38万公里,怎样我写的是24万里?我在香港写的这首诗,用的是英里,间隔是一样的。”余光中先生的解说又让观众开心一笑。

    余光中先生畅谈诗情与酒兴

    台湾闻名诗人余光中武侯祠畅谈诗情酒兴

    访谈

    余光中:地灵人杰是四川出人才的最好诠释

    关于诗情与酒兴

    华西都市报:您今日的讲演主题是诗情与酒兴,您爱喝酒吗?您觉得喝酒喝到什么程度算是尽兴?

    余光中:我今日首要讲李白和酒,不是谈我喝酒。酒、月亮、宝剑、滔滔江水是李白诗篇中最常运用的意象,没有酒,李白就称不上李白了。

    “古来圣贤皆孤寂,唯有饮者留其名”,我不是饮者,仅仅作者、学者。并且李白留其名首要是因为他是个大诗人,而不是饮者。国际上有这么多的醉汉,能留下拉斯维加斯平台他们姓名的应该只要警察局了。

    “李白斗诗百篇”李白其时喝的酒,酒味淡,不像现在的酒,淡一点的啤酒、红酒,烈一点的威士忌、伏特加,还有像四川的水井坊的酒,李白再能喝也不能喝下一斗吧。在我国,酒与文学、与诗篇的联系是很亲近的,在国外,英国诗人A.EHousman也有诗说MaltdoesmorethanMiltoncan。“Malt”就是麦酒,意思就是说,酒比弥尔顿的诗篇更能让人领会天主怎么会对世人如此的。关于喝酒,我建议看场合,适量适度地喝,不要伤害到身体。

    关于地域与人才

    华西都市报:一般人以为成都是个闲适、闲适的城市,但像陈子昂、李白、苏东坡这样的豪宕派的诗人都是从这儿走出去的,您以为成都有什么样的土壤能培育这些大诗人呢?

    余光中:成都是一个很杂乱的城市,很特别。李白在《蜀道难》里就说了蜀国的来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我也去过金沙、去过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到蜀人的文明将中华文明又向前推了几千年,李白的说法仍是确有其事的。

    不只李白、陈子昂这些蜀人成果特殊。像杜甫,尽管他不是蜀人,却是成都、四川造就了杜诗。到了北宋,还有比曹操三父子愈加出色的三苏父子。现代,郭沫若、巴金等新文学的人才,四川也出了许多。地灵人杰应该是成都、四川出人才的最好诠释。

    关于年代与诗人

    华西都市报:您以为这个年代还有没有可能诞生让多数人认同的大诗人?

    余光中:这当然有可能!一个人对今世的评估是不精确的。杜甫在评估李白时曾说过“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新鲜庾开府,飘逸鲍从军”,但实际上李白的诗胜

    过阴铿、庾信、鲍照许多。有些今世并不被珍爱的诗人在后世的评估中,位置也可能会得到进步。

    其实现在的诗人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诗篇能不能被群众,被读者所了解,我经常说,曲高未必和寡,深化何妨浅出。诗篇纷歧定就是阳春白雪的,也能够让群众承受和喜爱。

    关于诗人与歌曲

    华西都市报:盛行歌曲是青年人的诗,那您往常听盛行歌曲吗?

    余光中:我从40多岁起开端喜爱盛行音乐。那个时候听美国的歌谣,像是南边的灵歌,蓝调,摇滚。尤其是摇滚,猫王、滚石、披头士,我都很喜爱。在台湾讲演时,我也介绍过盛行音

    乐。我很喜爱披头士里的列侬,不少英国的学者在研讨英国今世诗人时,会将列侬列为英国今世最终一位诗人,他的歌词很有年代感,也是很好的诗。真实高超的艺术家很深入,但讲出的话却能让人马上了解,摇滚就是如此。

    关于手机文学

    华西都市报:现在的年轻人运用手机频频,还呈现了手机文学,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观点?

    余光中:手时机影响今世的语文和写作。现在年轻人都用手机短讯,70个字以内。台湾每年都会举行短讯竞赛,短讯写得好会有奖金。本年有一条是这

    样的“爸爸,母亲节高兴!”说的是单亲家庭,父兼母职,孩子在母亲节这天祝爸爸节日高兴。这样的短讯反映了今世社会的改变。这与最初孔子修订《诗经》,反映民俗民意有相通之处。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阳虹钰 拍摄谭曦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9  收藏